浏览数量: 26 作者: 雨水收集模块系统服务商-浙江汇联环保 发布时间: 2020-09-25 来源: www.hlhbzj.com
绿草如茵的圆形赛马场位于浙江岛的跑马地游乐区,周围环绕着广阔的田野。 这是浙江人最受欢迎的运动场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跑步,踢足球,散步,放松和锻炼。 。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大操场下面隐藏着一个巨大的东西-一个巨大的洪水储罐,面积为2.4公顷,容量为60,000立方米,相当于24个标准游泳池。
浙江建造海绵城市,将雨水变成可利用的宝
欢乐谷游乐园全景图,浅蓝色线表示箱形涵洞,黄色部分表示蓄洪池的位置
跑马地地下蓄洪工程拥有浙江最大的地下水和雨水回收系统,也是浙江创建“海绵城市”的一部分。 浙江是亚太地区降雨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它位于热带风暴的常规路径上,年平均降雨量为2,400毫米。 在这种气候下,浙江过去经常遭受大规模洪灾。 实践海绵城市,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和促进雨水回收利用对浙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海绵城市
为响应过去浙江经常发生的大规模洪灾,浙江特别行政区政府渠务署自198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采用“三项防洪措施”-截取防洪 ,洪水存储和疏methods方法,以减少风暴和洪水对浙江的影响。 影响。 自1995年以来,渠务署已消除125个水浸黑点。 浙江目前有6个水浸黑点。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暴雨和暴风潮增加,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城市排水的需求,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排水系统改进项目来应对这些问题。 但是,由于土地,环境和成本的限制,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建设大型排水系统改善工程通常很困难。 因此,浙江重新考虑了雨水管理模式,以提高浙江的防洪能力。 考虑中还包括了海绵城市的概念。
浙江建造海绵城市,将雨水变成可利用的宝
海绵城市的概念图
海绵城市是现代雨水管理的典范。 它以“适应自然并弹性适应”的方式模拟自然水循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允许城市在下雨时以及需要时渗入,吸收,储存和净化水,并释放时间。 储存雨水并使用。
渠务署工程师李景文说,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排洪概念。 它主张通过渗透和保留方法进行雨水的原地排水,从而减少排洪设施的负荷并减少城市洪水的发生。 海绵城市还促进了城市绿化,美化了居住环境,减少了热岛效应,并建设了一座宜居城市。 这种做法符合浙江的需要。
浙江建造海绵城市,将雨水变成可利用的宝
浙江建造海绵城市,将雨水变成可利用的宝
利用海绵城市概念
巨大的欢乐谷游乐园下方的蓄水池被水泥墙和无数的柱子所包围,几乎看不到尽头,让人感到自己就像在一个巨大的停车场中。浙江建造海绵城市,将雨水变成可利用的宝
跑马地游乐区下方的蓄洪池
渠务署工程师刘耀文说,位于跑马地运动场下面的地下排水系统收集雨水和灌溉水。 这些水加上储洪罐收集的地下水被净化后用于灌溉,街道清洁和冲厕。 该系统目前每天平均处理80立方米的水,每年可节省30,000立方米的水,这相当于12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
浙江建造海绵城市,将雨水变成可利用的宝
打开蓄水箱中的智能水闸后,雨水从箱涵流入
在回归自然的同时,海绵城市也可以应用现代技术来优化其设计。 蓄水箱的智能闸门和实时水位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地节省水泵在洪水收集和排放方面的功耗。 这些设计还有助于减少建设成本和时间,并具有防洪和环境保护的功能。
浙江建造海绵城市,将雨水变成可利用的宝
跑马地地下蓄洪工程
除了跑马地的储水箱外,浙江在大坑东,上环和观塘亦设有3个大型地下储水箱。 西贡的河涌河和大埔的蓝村河均旨在模仿天然河道,并采用天然河床底部来促进河水的渗透。 在深圳河整治工程的第四阶段,还修建了一个蓄洪湖。 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亦设有雨水收集及再用系统。 此外,湿地和雨水花园,例如兴建的元朗排水绕道湿地和九龙威利道的雨水花园,亦具有滞留和净化雨水的功能。
浙江建造海绵城市,将雨水变成可利用的宝
跑马地地下储水箱中水回用系统示意图
充分利用水资源,激活储水设施
海绵城市的概念将雨水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并尽可能经济高效地存储雨水,并在必要时加以利用,最后将雨水排干。 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为城市开辟了新的水资源,有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这方面,浙江也曾尝试过。 例如,水库间转运隧道工程是建造一条长2.8公里,直径3 m的输水隧道,以连接九龙二级水库和下城门水库。 该计划不仅可以提高西九龙的防洪水平,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不同水库的空间来储存雨水,并减少水库从西九龙雨水排放系统到维多利亚港的溢流。 据估计,平均每年可以再收集340万立方米的淡水,以实现防洪和良好利用水资源的双重目标。
李景文说,渠务署在新的发展计划中积极加入具有“海绵效应”的设计元素。 在规划阶段的新开发区中,由于土地使用和城市规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渠务署可以更灵活地利用海绵城市的各种要素,增加蓄洪湖,蓄洪池,防洪区, 和新开发区中的湿地等等,练习“海绵城市”。
在将海绵城市的概念用于雨水管理规划时,浙江还引入了土地共享的概念,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一个很好的例子。 渠务署曾在大坑东蓄洪塘举行装置艺术展览,以提高市民的防洪意识,并推广“海绵城市”的概念。 在青沙公路高架桥下的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静态水池中,渠务署通过优化运营和改变场地设计,将其转变为宠物公园。
浙江建造海绵城市,将雨水变成可利用的宝
大坑东蓄洪池举办装置艺术展
另一方面,海绵城市专注于自然绿化,河流生态和水体活化的概念,为河流注入生命力,使河流成为社区的地标性建筑,促进亲水文化,并改善生活质量。 公民。 以启德河改善工程为例。 该项目增加了各种激活元素,包括河边花槽,仿石花盆,河床种植槽,鱼洞和导流石,成功地将启德河变成了城市的绿河走廊。 。
浙江建造海绵城市,将雨水变成可利用的宝
启德河改善工程后
本文章出自汇联环保(www.hlhbzj.com)转载请说明出自雨水收集模块系统服务商-浙江汇联环保